【解读】中央编办严查违反机构编制纪律 确保“两不突破”
正在各地推进的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即严格控制机构数量,中央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限额不得突破;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各省(区、市)行政编制总额不得突破。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编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进行督查,确保这“两个不得突破”。
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陆续启动,成效显著。在改革推进的同时,一项尚不十分为人们熟知的工作也进入实施程序:中央编办围绕这几项改革开展持续深入的督查,已成为稳步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下半年,除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展开督查外,中央编办还将对已印发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评估,并持续加强对各地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的督查。随着近年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对机构编制进行监查特别是对该领域内违规违纪问题下“重手”严处,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12310”
给你“一双锐眼”
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擅自设立机构位居举报前三位
【重 点】
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的问题,可能导致权力失衡,破坏政府形象,进而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机构林立、政出多门、人浮于事,不仅严重降低行政运转效率,而且人员规模的无序增长,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财政资金,给社会带来负担。同时,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以权谋私、卖官鬻爵、贪污腐化等违纪违法行为,危害很大。为此,中央编办近年持续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
2006年1月1日,我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带有标志性的举措正式登台——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开通,成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一双锐眼”。目前,中央编办“12310”实行工作时间人工接听、下班时间和法定假日电脑录音,不仅可以24小时受理电话举报,还能24小时受理传真和电子邮件举报。
“12310”电话为群众举报开启了一道便捷之门。2006年,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接到群众举报,河南舞钢市市长于玲在调离前突击超编进人。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及时责成河南省编办查处。省编办“12310”举报电话接到群众举报,太康县县长刘旭勃在调整工作前突击超编进人。当年5月,省纪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舞钢市、太康县两起在党委换届期间违反规定突击进人案件的通报》,不按程序个人签批同意舞钢市31个事业单位突击进人105名的于玲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去新任的平顶山市新华区区长职务;在行政事业单位严重超编的情况下违规突击进人74名的刘旭勃则被党内警告处分,并被免去太康县县长职务。
截至目前,“12310”运行良好,仅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共接收电话、传真和邮件一万余件。对一些情节比较严重、举报线索比较清楚的案件,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进行了实地核查,一批被举报查实的问题得到纠正,责任人受到处理。
据分析,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擅自设立机构问题位居举报件前三位。而在举报涉及的行政层级中,除有个别涉及国家部委外,其余均为针对各地的举报,且集中在县、乡两级。其中,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中的问题较为突出,约占受理总数的1/3。
经过几年探索,中央编办和省、市两级编办已基本形成了立项受理、调查核实、提出建议、整改落实的举报件办理程序,举报受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举报受理不断规范,查办质量不断提高。
“官”多“兵”少
怪现象的背后
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成因复杂
【重 点】
针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不时泛起的情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分析指出,首先是我国人口超编,然后是劳动力超编,导致机关和事业单位超编。缓解强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成为超编进人最直接的导因和借口。
目前我国机关干部升迁途径比较单一,而干部的各项待遇都与职务、级别密切联系,对机关干部最直接、最实惠的激励就是职务和级别的升迁。因此,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为了在短期内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或出于其他目的,违规提拔干部,个别单位甚至出现了“官”多“兵”少、上级核定的编制还不够安排领导的状况。
一些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不强,是“闯红灯”行为频发的内因。个别领导干部把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规行为看成是拓展事业、有魄力的表现,不以为过、反以为功。极少数领导甚至把机构编制看成是自家的自留地,完全把机构编制纪律抛在脑后。
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性质就十分恶劣。2007年2月,渭南市群众拨打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反映该市公安局擅自在其内设机构之下设立大量机构,并任命了近30名领导干部。经陕西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核查,举报属实。2007年4月,渭南市公安局撤销了31个违规设立的机构,并免去了28名人员的领导职务。
专家指出,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机构编制纪律,但长期以来机构编制监管缺少明确的法规约束,而文件要求比较原则,难以作为处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依据。
“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情况也缺少了解,社会监督薄弱。”刘旭涛认为,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的机构编制情况并不对外公开,人民群众甚至本单位职工对本单位核定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实有人员情况知之甚少。这种情况就给超编、混编甚至“吃空饷”等暗箱操作的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
机构编制严肃性
有规可循
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预防机制
【重 点】
经过3年多运行,“12310”举报受理得到了各界初步认可,但受理举报数量与各方热切期待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受理的主要困难,在于社会对机构编制工作缺少了解,举报电话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他强调,下一步中央编办将继续加大对群众举报问题的直接查处力度,同时加大对地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指导和督办,做到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抓落实。
一些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不强,是“闯红灯”行为频发的内因。个别领导干部把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规行为看成是拓展事业、有魄力的表现,不以为过、反以为功。极少数领导甚至把机构编制看成是自家的自留地,完全把机构编制纪律抛在脑后。
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性质就十分恶劣。2007年2月,渭南市群众拨打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反映该市公安局擅自在其内设机构之下设立大量机构,并任命了近30名领导干部。经陕西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核查,举报属实。2007年4月,渭南市公安局撤销了31个违规设立的机构,并免去了28名人员的领导职务。
专家指出,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机构编制纪律,但长期以来机构编制监管缺少明确的法规约束,而文件要求比较原则,难以作为处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依据。
“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情况也缺少了解,社会监督薄弱。”刘旭涛认为,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的机构编制情况并不对外公开,人民群众甚至本单位职工对本单位核定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实有人员情况知之甚少。这种情况就给超编、混编甚至“吃空饷”等暗箱操作的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
机构编制严肃性
有规可循
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预防机制
【重 点】
经过3年多运行,“12310”举报受理得到了各界初步认可,但受理举报数量与各方热切期待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受理的主要困难,在于社会对机构编制工作缺少了解,举报电话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他强调,下一步中央编办将继续加大对群众举报问题的直接查处力度,同时加大对地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指导和督办,做到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抓落实。